俗话说的好,靠海吃海,靠山吃山,我们就不一样了,我们世代靠茶叶养家,小莉坚持解答茶友们对茶叶的疑惑,主要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问题。
相信很多茶友都有这样一种经历,有时候在茶叶店喝白茶,觉得茶非常对胃口,很好喝,于是就买点带回家。明明同样材质、同样大小的盖碗,同样的桶装水,店里买的同款茶叶,可是味道完全不一样,那不一定是因为茶叶被掉包了,还可能是因为泡法不一样。
熏泡法有一个好点,由于沿着盖碗杯壁注水,不直接浇到茶叶上,因此可以用更高的温度的水来冲泡,即便冲泡银针、牡丹这类细嫩的高级白茶,水温也不用限制在90-95度左右。更高的水温能更好的激发出白茶的香气物质,也能加快白茶内质的析出,做到茶香入水,泡出来的茶汤也更为甘甜醇爽。

用熏泡法泡茶,茶并不是一直浮在水面上的,茶与水的接触面也不是一直不变的。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,热水与茶叶的接触面也会越来越多,茶叶逐渐下沉,最后茶叶也是会完全与水交融在一起。但是冲泡过程中,茶与水的接触程度的变化,可以让泡茶者更好的控制茶汤浓度,让茶汤更有层次感。
第一泡时,虽然茶只有底部会与热水接触,但是在正常情况下第一泡茶叶的内质是完整的,没有被消耗,是茶内质最丰富的时候。即使这个时候,茶与水的接触面积很小,但是在热水和蒸汽的热度下,经过10-15秒,已经完全足够茶叶释放出适量的内质,保证茶汤有足够香气、滋味。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,虽然茶叶的内质逐渐被消耗,但是茶与水的接触程度也逐渐增加,坐杯时间也在逐渐增加,也能保证在整个冲泡过程中,茶汤的滋味保持稳定,这样茶也会变得更加耐泡。
使用熏泡法泡茶,在前两三泡,确实茶叶内质会最先溶于热水上部,导致盖碗内上部份茶水浓度比下部份的高。但是我们用盖碗泡茶的时候,会先把茶汤倒进公道杯中,这样上下两部分的茶水就会融合在一起,使茶汤浓度变均匀,也就不会影响白茶的品饮体验。

蒸茶和煮茶的工作原理是完全不同的,煮茶时沸水能在最大程度上的实现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,而蒸茶器的效率则比较缓慢,实现一壶相同滋味浓度的茶汤,蒸茶的用时要远远高于煮茶。并且,在漫长的蒸茶等待过程中,还会遇到诸多问题。
一来,在水蒸气的缓慢作用下释放些许茶叶表层风味,茶和水汽的接触并不均衡与全面,会直接影响茶汤的风味,使得汤水的饱满和浓厚度有所欠缺。二来,随着水汽的大量蒸发,蒸茶过程中需要重新加水。三来,水汽的蒸发会导致茶叶内芳香物质过量散失到空气,导致最后蒸出来的茶汤香气层次不够丰富。
朋友们对白茶的泡法有自己的看法,可以加小莉微信,我们一起交流。
发布者:小莉说白茶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iandicha.cn/4810/
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