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及贡眉,它的身世比较复杂。在2018年5月,白茶新国标还未上市施行前,茶农们普遍将寿眉里品相稍好的,芽头稍明显的,叶片稍小一些的,定为贡眉。但新国标落地后,贡眉的定义拥有了全新变化。现如今的贡眉,特指用群体种茶树为原料,按一定采摘标准,制作而成的白茶。

贡眉白茶采制工艺
1、采摘
南山寿眉茶的采制技术特点是:嫩采精拣,工艺不繁,技术精湛,连续操作,一气呵成。主要工艺分摊放、杀青、搓条显毫、煇锅四道工序。清明至谷雨前是寿眉茶采摘的黄金季节。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,芽长1.5~2.0厘米,通常,炒制500克特级干茶需采6万个左右芽叶。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拣细剔,达到嫩、匀、净的目的。拣剔后的芽叶放置在竹匾上摊放2~4小时后再行炒制。
2、杀青
在锅径60厘米的远红外线平锅内进行。锅温120~140℃,投叶量300~400克,采用抖、翻、理手势,将茶叶杀透杀匀。当叶质柔软、色泽转暗即进入搓条显毫工序。
3、搓条显毫
寿眉茶成形的关键工序。通过搓条,达到失水搓紧成条、显毫的目的。锅温70~80℃,采用抖、理、搓、抓手法,先理直茶条,再用双手掌合拢搓条。理、搓、抖、抓各种手法灵活掌握,变换进行。用力程度掌握轻、重、轻的原则,即含水量高或低时,动作应轻,避免茶叶结块和断碎。当茶条圆而略扁,茸毫显露,干度达七成干左右,降低锅温至50~60℃,转入煇锅工序。
4、煇锅
目的是进一步理条整形,达到定形、足干的要求。采用慢速翻炒的手法,促使水分蒸发、理顺茶条,固定形状。炒至茸毫披露,锅温略升10℃左右。当发出持久的清香,捻茶即成粉末,含水量约6%以下时,起锅摊凉贮藏。全程历时35~40分钟。

贡眉白茶的4个特征
1、春水秋香
白茶中的贡眉就有春水秋香之说。春水指的是春天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之后,茶青当中的茶多酚,氨基酸,维生素等物质储存得更充分,所有汤水更加的饱满,细腻。而秋香则是指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之后,到了白露前后又开始进入生长佳期,一般秋天多为北风天,秋高气爽,鲜叶消水顺畅,自然香气高扬。这就是贡眉的春水秋香之说。
2、耐泡可煮
老贡眉的汤色微红或者暗红,透亮质感有光泽,汤水柔和、饱满、润滑,不砸舌不苦涩,回甘强烈持久。
茶汤凉后,口感极其甘甜,水香明显且悠长。若是用盖碗正常冲泡,可达十余泡甚至二十泡以上,汤色口感均无明显落差,香气虽有所减少但柔和度与甘甜度依然无明显变化。
煮法:5克贡眉,沸水润洗茶叶1遍,再闷泡2次之后出汤。闷泡后的茶叶加入适量水,凉水以大火煮沸,转文火慢慢地煲足45分钟后关火,静置5分钟即可饮用。味道浓郁,枣香显著。
3、越陈越好
白茶随着陈放时间的增长,其内含物茶多酚等可溶性糖含量呈递减趋势,但是内含物黄酮含量呈递增趋势。黄酮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,可阻止细胞的退化、衰老。贡眉因其多为叶片,所以香气更为厚重。当年的贡眉呈青味,随着陈放时间的增长,有着荷叶香,枣香,药香的奇妙变化。
4、升值空间大
贡眉的升值过程,好比一部屌丝奋斗逆袭史。当季的贡眉,形似枯叶,价格也不贵。随着岁月的增长,贡眉苦修内功,沉淀升华,几年后逆袭为成熟稳重的老白茶大叔,身价也涨至几百上千,可谓升值空间巨大。
发布者:小莉说白茶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iandicha.cn/4457/
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