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大茶类里的白茶,不炒不揉,自然晾晒,属于微发酵茶,核心产区在福建。
而福建白茶中,政和产区是一个历史悠久、生态条件优越、拥有代表性茶树品种和完整的工艺传统的著名产区。近年来,随着国内白茶市场的崛起,政和产区也开始发力,并且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为白茶领域里的第二大超级产区。
今天我们就主要针对产品风格、代表性树种、工艺传统,介绍一下政和白茶。

政和白茶产品风格——浓醇
近两年关于福鼎白茶、政和白茶的争论甚至争吵很多,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上,吵得不可开交。但是笔者浏览了一些视频之后发现,大部分没有触及到两者之间的核心内容,谈的相当肤浅。
就口感而言,福鼎白茶是以鲜甜特征为主的,这里请注意,这个鲜甜不仅仅是新茶。如果大家有条件找到两个产区的老白茶来做对比,福鼎的老白茶相对而言也是带有鲜甜特征的,气息舒朗明快,好入口,只不过这个鲜甜是隐含在陈香陈韵中的,一般人注意不到。
而政和白茶则是浓醇风格的。这跟当地的树种特征、地理特征、工艺特征有着直接关系。政和白茶,内质充盈、力道强劲、气韵宏大,相对而言属于口感浓重的类型。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冲泡福鼎白茶,通常4.5克或者5克,而泡政和白茶则需要减量到3克到3.5克的原因。
除了汤感浓稠之外,政和白茶的香气也是具有独特性的。熟悉政和产区荒野老枞白茶的朋友都有体会,无论是政和大白、福安大白还是菜茶,都有能转化出明显的胭脂香,且带有明显的枞味和冰糖韵。除此之外,政和产区的白茶普遍香气细腻、浓郁。

政和产区代表性树种——政大
政和产区的树种是非常丰富的,其中制作白茶的品类,以福安大白茶为主,占比超过70%,另外还有政和大白茶、菜茶、梅占、福云六号、福云595等。福安大白茶作为白茶的核心树种,真正发扬光大,应该就是在闽北产区,并跟政和有非常大的关系。但是今天我们主要聊的还是政和大白茶和当地菜茶。
政和大白茶,是政和产区的代表性茶树品种,小乔木型、大叶种、晚生种,产量不高,制作难度非常大,所以无论是种植面积、产量都不占优。但这并不妨碍它的优异品质。政和大白茶,汤感细腻、厚滑、软糯,但是气韵充盈,以转化著称。
政和当地的菜茶品种,也与其他地方的有些差异。从叶片上来看,政和菜茶里面有非常多的小圆叶品种,叶片肥厚,口感表现上甜润、软糯。如果有兴趣的话,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不同产区的小白茶,区别还是挺明显的。

政和产区的白茶工艺——丰富性
我曾经跟茶友聊起过这个问题,目前福鼎产区的工艺,整体来说是探索最前沿的,水平最高。而政和产区则主要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丰富性,简直是宝藏级的白茶工艺活化石样本库。
福鼎的白毫银针,尤其是头采银针,均已转型为树上采针,即抽针法。而政和产区直到近几年才开始这种转型,不过仍有大量的剥针法的传承。不过这对政和来说貌似并不那么重要,因为政和白茶的拳头产品是头采牡丹王,一般都是先做牡丹王再做白毫银针(抽针除外)。所以行业内才有福鼎的银针、政和的牡丹王、建阳的贡眉和水仙白一说。
从萎凋的手法来看,政和跟建阳都是以阴干工艺为传统的,这里讲的阴干并不是一味的室内水筛晾制,也有微晒环节。同时,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,政和产区的批量化生产中叶大量运用了萎凋槽等工具。
工艺上的区别,必然导致口感风味上的不同。如果拿日晒传统跟阴干传统做对比的话,日晒茶相对甜度表现更好、汤感略硬,而阴干传统的汤感更柔、水香结合度更好,甜度相对略弱一点,不过这个也看具体的青料类型、等级等。
发布者:小莉说白茶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iandicha.cn/5048/
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