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一款茶时,了解它是怎么来的?这很重要。白茶的制茶工艺至精至简,分为萎凋和干燥两大步,但对于细节,堪称严苛。萎凋,白茶工艺的核心所在,对白茶成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【何为萎凋?】
就是在鲜叶采摘后,使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晾晒、脱水的过程。在这一过程中,鲜叶的叶质会慢慢变软,呼吸作用加速,酶的活性也会增强。同时也需要控制茶叶的失水速度,使其在72小时内将脱水率将至25%或以下。在六大茶类中,萎凋时间最长的就是白茶。
长时间的萎凋,再加上后期的“并筛”,使得白茶的叶缘垂卷形成良好外形。
在白茶的加工过程中,人工的参与不止是在于翻动或操控茶叶的转化,更在于结合当下的天气和茶青的条件,才去相应的措施,确保白茶达到品质要求。换句话说,就是看天也看茶,将茶青制成合格的半成品,用于萎凋、干燥之后的捡剔、复焙等精制的工艺流程。

【萎凋有哪些方式?】
分为日光萎凋、室内萎凋、加温萎凋以及复式萎凋。
①日光萎凋,鲜叶均匀摊放于篾箅或水筛上,背光放置于阳光下进行萎凋。这种方式受天气影响很大,需要不定时调整晾青筛与阳光的角度和位置。
②自然萎凋,是在阴凉的环境中进行摊晾。对环境要求是干净清洁,四面通风,无日光直射,防止雨雾的侵入。
③加温萎凋,通过红外线、热泵、热风机进行加温萎凋。春茶季节,遇上阴雨天,无法自然萎凋,则需要加温萎凋,使生产摆脱天气条件的约束,提高生产效率。
④复式萎凋,指用两种或以上萎凋方式结合。在清晨或傍晚日光微弱时将鲜叶在阳光下晾晒。待叶片微热时移入室内进行自然萎凋,等叶温下降之后,再次进行日光萎凋,直到含水量达标。

不管是哪种萎凋方式,如果萎凋时间过长,容易导致茶叶内含物质转化过度,叶色偏于黑色,香气和滋味的鲜活度降低;
如果萎凋时间不足,内含物质转化量不足,叶色呈现青绿色,香气和滋味中也会有青气出现。
大道至简,看似简单的工艺却是十分考验制茶人的功夫,需沉淀多年累积经验,才能掌握技艺精髓,成就手上这一泡白茶。正因为白茶制作工艺的精简,才得让茶叶保留最接近自然原生的状态。
发布者:小莉说白茶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iandicha.cn/4957/
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